13.9.14

【時空置換的日常生活史 - 第八屆柏林雙年展】

原文刊載于藝術收藏+設計雜誌》No.83 2014年8月號                            I PDF 下載 I
撰文/ 致穎


“ 博物館和圖像的關聯 — 不僅僅是和藝術 — 共同屬於20世紀的歷史,在它們相互作為意識形態工具的發展之下,不論是私人擁有的或是國家的,都在後資本主義時代標識了富裕及財富。”
                                                                                 — 第八屆柏林雙年展策展人 胡安 • A • 蓋坦,2014















安德烈斯 • 安格利達克斯(Andreas Angelidakis)“Study for Crash Pad”, 2013
圖版提供|8th Berlin Biennale for Contemporary Art


沒有過多繁雜裝飾性的包裝,第八屆雙年展熱熱鬧鬧地在初入夏的柏林展開。若真要說和往年有什麼明顯的差異,曾在墨西哥蹓躂過的加拿大策展人胡安 • A • 蓋坦(Juan A. Gaitán)這次為柏林帶來了許多來自美洲的藝術家,使展覽呈現出不同的色調和氛圍。雙年展的架構在當代的城市行銷中佔據了重要的角色,這樣的情況我們不難在各地的大城市中發現。儘管這樣的展覽會附帶著和觀光或商業資本相互共構的聯繫 —例如帶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或是吸引觀光客滯留 —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就因為大型雙年展和城市行政及文化間密不可分的結構關聯,它也能夠適時地反映或是剖析當下的地方狀態,當然,如果策展人夠敏銳的話。就如同大家知道的,當今的柏林已從戰爭的殘桓中重新爬起,如火如荼的新市鎮建設除了帶動高速的經濟發展,也大幅改變了城市的容貌。正在建設中的大型博物館洪堡論壇(Humboldt - Forum)正是這場文藝士紳復興的典型代表。位於博物館之島,“城市的歷史之心”,德國人是這麼稱呼她的,完成後的洪堡論壇將會成為德國最具規模的世界歷史與藝術研究機構,展示來自非洲、亞洲等他鄉的歷史文物。這種文化的中心聚合現象即是策展人藉由此次雙年展欲解構的主題:我們該如何去思考或是觀看這種全球文化聚合的現象?除了往年必備的KW(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蓋坦將這次主要的展覽場地拉到市郊的達倫博物館(Museen Dahlem),一座在洪堡論壇完成前暫時的世界文物展示機構。達倫博物館和柏林自由大學等學術機構所處的策倫多夫區曾是冷戰分裂時西柏林新闢的學術中心,但隨著戰後合併以及市中心的重新建設,策倫多夫在城市更新的腳步上卻稍稍落後了。蓋坦即利用這樣的區域轉換策略讓習慣於在市區流連的懶惰觀光客們必需勞駕他們的雙腿,多走點路到這快被遺忘了的學術殿堂。
雖然策展人在城市和建築歷史上做了許多功課,但是展覽的主角依舊是藝術家和作品。許多近年逐漸在藝壇及藝術市場上展露光芒的年輕藝術家都名列這次雙年展的名單中。有趣的是,為因應展覽概念及空間本身的意義功能,藝術家們也適時地在創作上做了調整。例如以往以雕塑及物件裝置聞名的越南裔藝術家傅丹(Danh Võ)在這次的展覽中除了加入規劃團隊協助策展外,在展覽開幕時他和來自美國知名實驗搖滾樂團Xiu Xiu的樂手吉米 • 史都華合作完成了一場開幕表演。除此之外,傅丹在展覽手冊中穿插了以一幅繪於1839年,關於西洋傳教士在越南被分屍肢解的血腥圖畫印製的T-Shirt和孩童的合照相片。種種新的嘗試都讓人看到藝術家在媒材之外,如何讓觀念和展覽本身產生更多的互動。另一位已在國際享富盛名的德國攝影師沃夫岡 • 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也在本次展覽中做了不一樣的實驗 — 雖然他一向勇於挑戰不同的攝影和展示方式。提爾曼斯的相片時常圍繞在日常中微小的細枝末節,時而繽紛,時而令人摸不著頭緒。單張圖片本身的敘說並不是故事重點,空間內許許多多的圖像交織出的含義和可能性才是他感興趣的地方。提爾曼斯這次的展間原本展示著美洲殖民文化的相關歷史,佈展時他特意將文字解說牌留下,並且以自己的旅行相片和收集來的日常衣物取代原歷史文物。只見習慣閱讀文字解說的觀眾在觀看那敘說著歐洲移民如何在美洲建立新殖民地的長篇解說後頓時皺起眉頭,一時之間無法聯結現場的相片和腦中種種印地安人貿易的想像。









傅丹(Danh Võ)與Xiu Xiu共同策劃的開幕表演 “New Collaboration”, 2014
圖版提供|8th Berlin Biennale for Contemporary Art

如果說提爾曼斯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抽空了歷史,應該說,保留了敘述,但是抽空了相對應的文物而由自己的圖像和現代物件予以替換,另一位墨裔藝術家瑪麗亞娜 • 卡斯蒂洛 • 德巴爾(Mariana Castillo Deball)則在展覽中以填滿歷史的方式與之相互對應。瑪麗亞娜為近年來活躍於國際舞台的美洲年輕藝術家,曾展出於十三屆德國文件大展,並於2013年獲得德國國家藝廊青年藝術大獎。在本次展覽前她特地提前和達倫博物館進行合作,研究博物館資料庫中有關中美洲民族學的古文物,尤其是那些在大戰中不幸被摧毀破壞的收藏。瑪麗亞娜以博物館的專業修復技術,將這些不復存在的遺物以石膏重新製模翻印複製出來,嘗試填補歷史中被暴力抹除的記憶區塊。在觀賞瑪麗亞娜的作品時,除了藝術家精心的陳設和研究外,來自過往殖民地的特殊身份也讓這樣文物再製的程序多了一層思考的空間。艾貝托 • 巴拉亞(Alberto Baraya),另一位來自過去西班牙殖民地哥倫比亞的南美藝術家的植物標本作品也強調了這種博物館和殖民探險研究的關聯。在博物館的長廊上,雪白精緻的玻璃櫃中陳設了巴拉亞收集來的植物標本,更精確一些,是從百貨或是雜貨店購買來的仿真塑膠植物。藝術家運用了殖民時代歐洲探險家標記植物樣本的方式將這些現代工業複製出的植物標本一一拆解、建檔,再重新於博物館中展出。猶如植物學家一絲不苟的註記強加在這些現今隨處可見的後工業產品,令人在莞爾之餘,不免在心中試著比較當年以歐洲中心的觀點詮釋分析異地的研究方式在當代是否早已消失,或是更加根牢蒂固在意識形態之中?
















瑪麗亞娜 • 卡斯蒂洛 • 德巴爾(Mariana Castillo Deball), “You have time to show yourself before other eyes”, 2014
圖版提供|
8th Berlin Biennale for Contemporary Art


有別於利用文物和物件作為討論媒介,善於重訴和解構歷史的波蘭藝術家戈什卡 • 瑪庫加(Goshka Macuga)在本次展覽中設計了舞台及撰寫了一齣劇本。瑪庫加以已故德國史學家阿比 • 瓦博格(Aby Warburg)1896年的作品《漢堡藝術對談:漢堡喜劇(Hamburg Conversations on Art : Hamburg Comedy)》— 一本作者對於現代藝術和現代化進程思考的劇本作為藍圖,編寫了一齣當代版的《為一齣芝加哥喜劇的籌備筆記(Preparatory Notes for a Chicago Comedy)》,用以重新探討瓦博格所敘說的狀態在當代藝術下的矛盾和衝突。除了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外,策展人也邀請了希臘建築師安德烈斯 • 安格利達克斯(Andreas Angelidakis)為雙年展設計了一處名為《臨時居所(Crash Pad)》的希臘式沙龍,作為雙年展籌備的書籍資料中心和會議討論室。臨時居所早在展覽開幕前四個月已開始運作,算是開展前後的過渡空間。安格利達克斯選用希臘式的手工布料和裝飾風格以喻當代希臘自鄂圖曼帝國獨立後至金融海嘯經濟垮台為止這段時期的政局變化,以及和歐洲間的經貿關係來連結至本次的展覽。










艾貝托 • 巴拉亞(Alberto Baraya), “Comparative Studies, Herbarium of Artificial Plants”, 2002 - ongoing
圖版提供|8th Berlin Biennale for Contemporary Art

以2012年臺北雙年展為例,近年來以博物館或是研究文件呈現作為展出形式的藝術大展逐漸蔚為風潮,許多當代藝術家也開始嘗試從自身的觀點出發,利用廣泛的資料收集讓藝術創作走的更深更遠。和藝廊或替代空間最大的不同是,博物館作為大型的國家機構,時常也包覆著國家意識形態、社會與政治關注。除了建立及執行文化研究外,許多博物館至今仍持續扮演著殖民霸權的展示櫥窗。如同樣是柏林雙年展策展團隊的娜塔莎 • 金瓦拉(Natasha Ginwala)所點出的,當代創作者和文化消費者在全球化的脈絡底下逐漸成為了“旅行藝術家(Traveler-Artists)”— 抵達不同的區域,使用各地的資料庫,訴說著或是介入不一樣的現代敘事。當然這絕對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在這不停流變的旅程中,我們該如何利用不同的觀點轉移,使敘事能夠更為清晰準確地呈現,才不會讓藝術創作和交易流於僅僅是優勢者的剝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